01
压力机(剪切机)的危险因素
压力机(包括剪切机)是危险性较大的机械,从劳动安全卫生角度看,压力加工的危险因素有机械危险、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振动危险(对作业环境的影响很大)、材料和物质危险以及违反安全人机学原则导致危险等。
02
刚性离合器与摩擦离合器的工作特点与区分
离合器分为刚性离合器和摩擦离合器。刚性离合器以刚性金属键作为接合零件,构造简单,不需要额外动力源,但不能使滑块停止在行程的任意位置只能使滑块停止在上死点。摩擦离合器借助摩擦副的摩擦力来传递扭矩,结合平稳,冲击和噪声小,可使滑块停止在行程的任意位置。
03
离合器与制动器的设计要求
1.离合器与制动器的联锁控制动作应灵活、可靠,不得相互干涉。
2.采用规格尺寸、质量、刚度上应一致的压缩弹簧接合制动器和脱开离合器。
3.制动器和离合器设计时应保证任一零件(如能量传递或螺栓)的失效,不能使其他零件快速产生危险的联锁失效。
4.离合器及其控制系统应保证在气动、液压和电气失灵的情况下,离合器立即脱开, 制动器立即制动。
5.禁止在机械压力机上使用带式制动器来停止滑块。
6.脚踏操作与双手操作规范应具有联锁控制。
7.在离合器、制动器控制系统中,须有急停按钮。在执行停机控制的瞬时动作时,必须保证离合器立即脱开、制动器立即接合。急停按钮停止动作应优先于其他控制装置。
04
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区分
1.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绝缘、屏护、间距等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
2.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接地、接零、等电位连接等属于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
05
电伤的种类
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伤害。
06
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
在低压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在10kV作业中,无遮栏时,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7m ;有遮栏时,遮栏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35m 。
07
TN系统的适用范围
TN -S系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或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宜用于有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
TN-C-S系统宜用于厂内设有总变电站,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非生产性楼房。
TN - C系统可用于无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不大、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
08
保护导体截面积
当保护线与相线材料相同时,保护线可按下表选取,如果保护线与相线材料不同,可按相应的阻抗关系折算。
相线截面积SL |
保护零线最小截面积SPE |
SL≤16 |
SL |
16<SL≤35 |
16 |
SL>35 |
SL/2 |
采用单芯绝缘导线作保护零线时,有机械防护的不得小于2.5mm2;没有机械防护的不得小于4mm2。
铜质PEN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0mm2 、铝质的不得小于16mm2 ,如系电缆芯线则不得小于4mm2
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可分为0.006、0.01A、0.015A、0.03A、0.05A、0.075A、0.1A、0.2A、0.3A、0.5A、1A、3A、5A、10A、20A等15个等级。
用水灭火时,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电压10kV及以下者不应小于3m 。用二氧化碳等有不导电灭火剂的灭火器灭火时, 机体、喷嘴至带电体的最小距离,电压10kV者不应小于0.4m。
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
1.工作电火花及电弧
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正常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火花。例如,刀开关、断路器、接触器、控制器接通和断开线路时会产生电火花;插销拔出或插入时的火花;直流电动机的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动接触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电刷与滑环的滑动接触处也会产生电火花等。切断感性电路时,断口处火花能量较大,危险性也较大。当该火花能量超过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即可能引起爆炸。
2. 事故电火花及电弧
包括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火花。如绝缘损坏、导线断线或连接松动导致短路或接地时产生的火花;电路发生故障,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沿绝缘表面发生的闪络等。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
(1)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爆轰,从而造成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2)具有0区、 20 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具有1 区、 21 区爆炸危险场所,且因电火花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 亡的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有:
1)国家级文物建筑物;
2、3、4)人员密集或具有重要作用的建筑物;
5)与火炸药相关危害较小的建筑物;
6)有1区或21区(低频出现爆炸性物质)危害较小的建筑物;
7)有2区或22区(偶然出现爆炸性物质)的建筑物;
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的建筑物;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省级、重要作用的建筑物;
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民用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有:
1)省级文物、档案建筑物;
2)预计雷击次数0.01~0.05次/a的省级、重要作用的建筑物;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0.25次/a的民用建筑物;
4)雷暴日大于15d/a且15m以上高耸建筑物;
5)雷暴日不超过15d/a且20m以上高耸建筑物。
13
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内部防雷装置主要指防雷等电位连接及防雷间距。
心脏是最薄弱的环节。流经心脏的电流越多,且电流路线越短的途径是电击危险性越大的途径。
在干燥条件下,当接触电压在100-220V范围内的时候,人体的电阻大致上是2000-300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