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刘莉、苏艺。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发挥制度优势,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政策#
1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3〕34号),《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试行)》同时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在组织编制省级、市级(包括副省级和地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过程中,应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编写环境影响说明,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缺少环境影响说明的,不得报批。
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技术规范》(HJ 1299-2023),完善了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规范了全国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技术方法,统一了排污许可证质量问题判定标准。
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 349-20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 87-2023)。两个标准通过本次修订,更好地衔接了相关法规政策的新要求,增强了导则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聚焦行业生态环境影响重点,提高了环评的有效性,强化了源头预防作用。
8月,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噪声》(HJ 1301-2023),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排污许可制度扩展覆盖面的重要举措。
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旨在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监督闭环环境管理体系,发挥制度合力,对进一步强化环评要素保障,持续释放改革效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对进一步加强环评制度衔接联动、优化环评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
11月,《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对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实落地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12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集成电路制造、锂离子电池及相关电池材料制造、电解铝、水泥制造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环办环评〔2023〕18号),对加快推动相关行业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起到重要作用。
#行业发展#
(1)环评文件审批
2023年全国共审批项目环评文件12.4万个,同前两年基本持平。近三年全国审批及编制环评文件数量情况见表1。
表1 近三年全国审批及编制环评文件数量统计
2024年发展展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因此环评行业需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六项重大任务”基础上,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等要求全面贯彻在日常工作中。以《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为基本指导,守牢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全面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把好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入门关以及排污许可关,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贡献力量。